[新聞] 為什麼 Maxthon還活著?

2000年有一位網名為Changyou的開發者做了一款基於IE的增強瀏覽器MyIE,原作者貼出“免費開發,高手可自行修改”的告示後淡出網際網路江湖。

三年後有一個叫陳明杰(Jeff Chen)的程式師在這款產品的基礎上開發了 MyIE2,這就是今天 Maxthon瀏覽器的原型,如今這款老牌瀏覽器已經走過了十年的光景,在內地網際網路史上倖存到這歲數的產品已經屈指可數。

不過與過去的輝煌相比,這幾年 Maxthon卻過得並不順利。在統計機構發佈的瀏覽器榜單上, Maxthon的市場份額已經被算進了“其他”裡,使用者規模與360、UC等對手相比也捉襟見肘,甚至有一位資深同行在談到 Maxthon時說:“這公司還活著?”

這幾年 Maxthon做了什麼?錯過了什麼?未來會做什麼?面對這樣的提問, Maxthon CEO陳明杰興致索然,比起市場份額,行業格局,打法戰略,他更關心瀏覽器本身,給自己的這股子執傲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詞兒:工匠精神。

沒有誰記得你是第一個做的

2003年陳明杰在MyIE的基礎上開發出了MyIE2,一年後改名Maxthon,中文名傲遊,當時的1.0版基於Trident和Gecko核心(Firefox使用的開源核心)。

當時的版本已經支持多標籤瀏覽,使用者不用再在混亂的IE視窗之間跳轉,這個功能後來幾乎成為了所有瀏覽器的標準配備。而當時除了 Maxthon、騰訊TT和Greenbrowser等少數幾款以外,使用者在內地瀏覽器上並沒有太多選擇,而Firefox和Opera等並不適合初入網路的一般使用者,在那個蠻荒時代 Maxthon扶搖直上,另一方面IE正在經受著各種工具條和外掛程式的輪番蹂躪。

在2.0版之後, Maxthon持續加入了浮動按鈕、快速儲存媒體檔、多媒體便簽、通用表單等功能,對當時的使用者來說算得上新鮮的體驗。通過各種破解版Windows的預裝和口碑傳播,直到2009年,CNZZ的資料顯示 Maxthon仍是內地除了IE之外市場份額最大的瀏覽器。

直到現在這些創新都仍然讓陳明杰引以為傲,同時代的TT瀏覽器已經被騰訊放棄(被新推出的QQ瀏覽器取代),Greenbrowser儘管仍在更新但幾乎銷聲匿跡,The World被360收購後退出江湖,對於存活下來的理由,陳明杰歸結於產品和技術創新。
“內地IT對技術的追求不是那麼強,更多的追求運營、管道和市場,如果一定要有一個差異化,我們選擇技術。”陳明杰說。

不過不幸的是在那幾年,內地網際網路最俗套的故事發生了——大公司來了。2008年4月,360推出了360安全瀏覽器,一年後搜狗也推出了搜狗高速瀏覽器,憑藉安全衛士和輸入法的兩個“一級火箭”的帶動,這兩款產品瘋狂且快速地掠奪了大量市場份額,與此同時,瀏覽器在產品上的差異也逐漸被抹平。

“談不上商業模式,充其量是一種推廣模式。”陳明杰這樣形容“三級火箭”的說法,“就是互相帶量,買青菜帶黃瓜。”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一招行之有效。誰拿下了使用者誰就拿下了內地網際網路,使用者有著兩種顯著特性:逆來順受和喜新厭舊,第一種對預裝和捆綁並不排斥,給什麼用什麼, Maxthon在管道上顯然沒有上述兩家強勢,而對第二種喜歡嘗鮮的使用者來說, Maxthon太老牌了。

陳明杰遺憾的則是2006-08年沒有花大力氣去做行銷,就在360和搜狗風生水起的時候, Maxthon因為對內地線民接受程度的認知偏差,錯過了對線民的培育期。

另一方面,當年 Maxthon的創新逐漸成為了各大瀏覽器的標準配備,“最先做”已經算不上什麼優勢,因為使用者並不關心這個,也沒人會記得,這樣的故事在內地的網際網路圈子裡發生了太多,在每個人都說自己是第一的時候,使用者並不知道誰是真正的第一,當然大多數人也並不關心。

機會&錯失:工匠精神與工匠思維

如果從現在的結果看,陳明杰是一個匠才,但並非將才,他用自己對產品的理解把瀏覽器雕琢成理想的樣子,但是當360從安全衛士殺到了兒童手環,搜狗從輸入法延伸出了號碼通的時候, Maxthon瀏覽器還是一個瀏覽器,公司也離上市遙遙無期。

有一件事情 Maxthon沒有做,就是搜尋,還有一件事情沒有趁早做,就是行動通訊。
陳明杰也承認,搜尋和瀏覽器是一個天然的結合,可以很容易地為瀏覽器變現,但對小公司來說並不好做。在陳明杰的意識中瀏覽器是 Maxthon的核心,必須優先保證使用者體驗,而對搜狗和360來說瀏覽器只是一個臺階,在上面做什麼都無所謂。

另一個原因是陳明杰認為當時被百度霸佔的搜尋市場容不下太多搜尋引擎,事實上在360殺進來之前,這個邏輯是成立的,不過對 Maxthon來說,360的成功不可複製。

 Maxthon 2010年才開始佈局行動通訊終端,這是智慧手機剛剛興起的一年,陳明杰認為之前的 Symbia並不是真正的智慧系統,注重使用者體驗的 Maxthon自然也沒有必要染指這塊市場,而iPhone橫空出世後,他意識到了行動通訊的機會。

在行動通訊方面UC已經紮根多年,後來者QQ瀏覽器、百度、360、獵豹等也都背靠大樹占得一席之地,晚起步、弱資源的 Maxthon顯得有些尷尬。

不過陳明杰對這些都看得很淡,“行動通訊還存在很大變數, Maxthon肯定有機會。”陳明杰說,“想做強只有兩個選擇,一是你搶得部分比別人強很多,二時你不強的部分你補得很快。”
對 Maxthon而言強的是產品和技術,這方面的差距不斷地被抹平促使 Maxthon不間斷地往前跑,就像一邊進水一邊放水的池子, Maxthon要保證進水的速度比放水快,才有機會繼續玩下去,而市場和管道方面,陳明杰表示也正在逐步增強。

陳明杰崇尚工匠精神,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偏離初衷:把 Maxthon瀏覽器做下去並做好,未必要做大,但是要做到極致。而這種對產品極致的追求也造就了陳明杰的工匠思維——產品就是一切,至於別的,並不那麼重要。

最壞的時代:“又假死了!”

2007年微軟發佈了Windows Vista,這一系統當年被人嘲笑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硬體標準的超前。在主流記憶體還是512MB的時代,一個動輒要求1GB記憶體的系統式不會有生存空間的。

瀏覽器也是,這是一段硬體脫節的時代。

隨著網頁內容的豐富,Flash、HD影音、音訊等多媒體內容開始流行,各種腳本也開始被大量應用,論壇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包含“海量圖片”文章,同時多標籤瀏覽器也培養起了使用者同時打開多個標籤的習慣,於是瀏覽器迎來了一段難熬的“假死”歲月。

洋洋灑灑輸入好一堆文字,結果打開一個新網頁,瀏覽器卡死了或者當了,這是讓很多寫部落格或玩論壇的老使用者惱羞成怒的問題,以至於逼得很多網站推出了即時儲存的功能。
幾次下來,使用者很快就跑了,氣急敗壞的“受害者”不停地更換瀏覽器,直到找到那款他認為不會假死的。被罵的最多的,當然是使用者最多的那幾款。

“假死是網際網路發展過程中必然的事情。網際網路內容太豐富了,當時其實所有瀏覽器都遇到了假死的問題,CPU、記憶體跟不上,瀏覽器背了黑鍋。” 對 Maxthon的假死罪名,陳明杰覺得有點冤,但一直在積極改進。隨後 Maxthon逐步用多執行緒、多程序的方式緩解了這一問題,儘管在 Maxthon的2.5版後的多個版本都聲稱“解決假死”,但是從使用者回饋看,這個問題延續的時間比瀏覽器廠商預料到的長得多,且問題並不只發生在 Maxthon身上。

目前多數PC的硬體水準並不足以構成假死,但由於網際網路內容的不斷升級,以及對開源內核Webkit的開發能力參差不齊,瀏覽器假死依然時有發生。

大局:瀏覽器做的太爛

上一次關於瀏覽器在行動通訊終端價值的討論是百度推出輕應用平臺。百度搜尋使用者端天然就是一款瀏覽器,微博有內嵌的瀏覽器,微信有內嵌瀏覽器,各大網站的APP一定程度上也是自己的瀏覽器,在行動通訊終端,本應屬於瀏覽器的流量正在逐步被分流。

對此陳明杰認為,主要問題並不是APP分流,而是瀏覽器本身做的太爛。

“瀏覽器還沒有找到正確的做法,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所謂的分流不分流就不是問題,流量也就回來了。”陳明杰說,但是對於這個問題,他也在尋找答案。

從微博到微信,各家都希望把流量圈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陳明杰認為技術的發展會超越廠商的意識,網際網路本質上就是離散開放的,這是大方向。

這個問題陳明杰也在思考,他覺得使用者的需求應該可以在瀏覽器裡一站式通過一個框得到一個漂亮的結果,但是那肯定不是webapp,也不是一個簡單地搜尋。

目前 Maxthon PC端和行動通訊終端的月活躍使用者總和為1000多萬,陳明杰稱,透過搜尋分成和導航, Maxthon並沒有太多資金壓力。

在PC端疆土已失,而行動通訊終端格局未定,陳明杰認為 Maxthon還有機會,“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也挺好的。”陳明杰說。

記者手記:

 Maxthon身上折射了很多創業公司的身影,缺錢、缺人、巨頭、思維、大環境,每一道坎都會攔下一批創業者,對 Maxthon來說能夠在險惡的網際網路環境下存活下來已經是一種勝利。

正如一名天使投資人所說,在內地大家太喜歡論成敗,都崇尚成功,鄙視失敗,但是99%的創新是要失敗的。 Maxthon沒有進入成功者的行列,但是作為一家純粹的瀏覽器公司,它正在用專注和堅持證明它的價值。

文章來源:網易科技 – 顧曉波報導
本站略作內容轉換與修飾

在〈[新聞] 為什麼 Maxthon還活著?〉中有 3 則留言

  1. 現在的人大概都是多瀏覽器了吧
    畢竟選擇多了

    我個人是希望不要強制使用側邊欄啦
    像是之前的版本我就很喜歡
    改成雲端版,很多插件只能放在側邊欄,無法向chrome一樣放在搜索框隔壁
    就很少使用了….

    畢竟習慣很難改,如果非得要這樣設計,是希望可以保留過去第三版的特性

  2. Anonymous

    myie開發者是法輪功的信眾,當時聽說他被追殺了,小弟就從那時就從myie myie2 maxthon用到現在 科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